1.为何酸或碱具备一些一样的化学性质呢?
答:酸或碱的水溶液,如盐酸、硫酸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导电,这说明这类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,比如HCl在水中解离出H+和Cl-,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+和SO42-;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+和OH-,Ca(OH)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+和OH-。大家看到酸都能解离出H+,而碱都能解离出OH-,也就是说虽然有不一样的酸或碱,但其溶液中都包括相同的成分H+或OH-,所以它们具备一些一样的化学性质。
2.但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?
答:不是。由于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用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。除去酸和碱用途能生成盐和水外,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大家还学到过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,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(2NaOH+CO2=Na2CO3+H2O); 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(CaO+2HCl=CaCl2+H2O)等,但这类都不是中和反应。
3.pH值小于7、等于7、大于7的溶液加水稀释,其pH值将分别出现什么样的变化?
答:pH值小于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,若加水稀释,溶液会变稀,浓度变小,溶液的酸性随之减弱,pH值会增大,但不会超越7,只能无限接近于7。pH值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,同理pH值会减小,但不会超越7,只能无限接近于7。pH值等于7的溶液,显中性,稀释后还是中性溶液,所以其pH不变,还是等于7。
4.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见氢氧化铁会变色吗?
答:不会。酸碱指示剂只有遇见酸溶液或碱溶液时才会改变颜色。大部分的酸都是溶于水的,而碱则不同,只有少数碱是可以溶于水的,如:氢氧化钾(KOH)、氢氧化钠(NaOH)、氢氧化钡〔Ba(OH)2)和氢氧化钙〔Ca(OH)2〕。当石蕊和酚酞遇见它们的水溶液时会变色,而氢氧化铁〔Fe(OH)3〕等是不可以溶于水的碱,所以石蕊和酚酞不会变色。
5.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,为何溶质的水平分数都会减小?
答: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,长期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水分,溶剂水平增加,溶液水平增加,溶质的水平分数减小;浓盐酸有挥发性,易挥发出溶质,溶质的水平降低,溶质的水平分数减小。
6.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,能否将试纸用水润湿?
答:不可以。润湿后等于将溶液稀释了,酸性和碱性都减弱了。润湿后测定的酸性溶液的pH值比实质溶液的pH值偏大,而碱性溶液的pH值比实质溶液的pH值偏小。
7.酸溶液和酸性溶液,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是一回事吗?
答:不是。酸溶液仅指溶质为酸的溶液,肯定是酸性溶液;如盐酸、硫酸。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也显酸性,却不是酸溶液; 碱溶液指可溶碱的溶液(KOH、NaOH、Ca(OH)2、Ba(OH)2、NH3H2O),肯定是碱性溶液;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Na2CO3溶液也显碱性,却不是碱溶液。
8.大家平时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?
答:不是。大家平时所用的厨房调味品盐指的是食盐,也就是氯化钠(NaCl),而化学上所指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名字,就像酸、碱一样,这种化合物在水中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,像氯化钙(CaCl2)、碳酸钠(Na2CO3)、硫酸钾(K2SO4)等都是盐类物质。
9.怎么分辨NaOH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?
答:大家可以借助指示剂来完成,在烧杯中加入约10ml氢氧化钠溶液,滴入2~3滴酚酞溶液。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,并边滴边不断搅拌溶液,至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,此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。
10.为何将氢氧化钠固体、生石灰密封保存?
答:氢氧化钠固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,发生如下反应CO2+2NaOH=Na2CO3+H2O,会潮解、变质。同样生石灰会有如下反应CaO+H2O=Ca(OH)2,CO2+Ca(OH)2=CaCO3+H2O而变质,所以二者都需要密封保存。